今年以来,柞水县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采取五项措施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一是大力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力度。创新宣教形式,丰富宣教内容,扩大宣教覆盖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开展并组织7家医疗卫生单位40余名医疗技术骨干,深入基层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接诊病人200余人次,免费发放各种药品100余种3余万元,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新农合宣传资料1万余份。
二是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疾控应急能力建设,完善防控预案、技术方案和工作制度,加强物资储备,做好技术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按期完成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调查和硒碘盐检测任务,进一步巩固提高“省级地方病建设推广示范县”建设成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医疗救治预案,开展交通事故救援、传染病暴发流行等应急演练,及时组织实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继续推进疾控机构规范化建设和绩效考核,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管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镇为单位达95%以上。
三是积极开展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强化公共场所监管,加强传染病及学校卫生监督管理,重点抓好生活饮用水、职业病防治、公共场所监督检查,推进中小学校环境卫生监督工作。对全县学校、医疗机构、公共场所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住宿业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防治监督覆盖率达100%。开展了全县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调查摸底,依法打击无证行医。每月对县水司水质进行常规项目检测分析,有效保障了城区广大群众的用水安全。
四是不断深化妇幼保健工作。规范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增补叶酸、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降消”等妇幼卫生项目,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早期干预,实施县妇幼保健院能力建设和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严厉打击“性别鉴定”行为,督促妇幼保健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五是抓好爱国卫生工作。以“完善功能、提升形象、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社会监督、促进发展”为目标,以整治“脏、乱、差”为工作重点,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狠抓精细化管理,巩固完善卫生县城监督管理办法,全面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建立卫生创建长效管理机制。严把卫生先进单位、镇、村评选标准,规范卫生单位创建考核评价程序,从严对之前命名的卫生单位、卫生镇村按照新的创建标准进行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