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线,扎实开展特色农业七大战役行动,走出了一条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一是特色产业迅速发展。深化“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模式,出台了《柞水县脱贫产业规划》《柞水县木耳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每村每户确定长期产业和增收项目。发展中药材7600亩、发展生猪9.71万头、土鸡35万只,养殖鱼类60万尾,栽培代料食用菌1200万袋。截止9月底,预计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7.9亿元、增长5.4%,农业增加值达3.95亿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00元、增长13.5%;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5万人,创收4.93亿元。
二是园区发展彰显活力。始终把西川省级农业示范园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加快实施木耳小镇项目建设,百万袋木耳菌包生产线项目即将投产,建设标准化示范田15亩,放置菌袋14万袋,全部产出木耳。流转土地1554亩,种植油菜花1500亩,建成种植示范田2000亩,发展林下养殖4万只,实施核桃良种建园5000亩。
三是经营主体多元发展。建成了1个省级、5个市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完成2个龙头企业、2个市级示范合作社和3个市级家庭农场培育申报工作,全县合作社、产业协会等涉农经济组织达265个,培养扶持创业致富带头人120人,带动8000余贫困户实现增收。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4个、物流中心3个,发展推广员140名,“京东特产馆”线下体验馆建成试运营。
四是产业融合纵深发展。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创建,大力推进“农业+”“旅游+”“生态+”等产业模式,围绕牛背梁、柞水溶洞、凤凰古镇等景区景点,扶持群众发展特色农家乐、家庭旅馆、特色小吃、停车洗车、便利店等服务业态,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创业就业1300余人。目前,全县共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345个,其中休闲农家334个、休闲观光农园(庄)11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1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11亿元。
五是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严格按照县镇村组四级“田长”职责,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启动了农业综合开发、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工程,不断巩固特色农业发展基础。截止9月底,全县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5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3平方公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00亩,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