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柞水强化七大举措,加快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发展步伐,着力建设全国中药名县和关天经济区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
一是明晰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建设名企、研制名药、打造名科、推崇名医的“四名”战略,加快医药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全力推进中药材种植规范化、制药企业现代化、药品生产标准化、中药产品品牌化和医药市场国际化,逐步形成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先导、中药科技为支撑、中药销售为纽带的现代医药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是加快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林药结合”和粮(菜)药套种、兼种模式,以五味子人工种植示范为突破点,鼓励引导县内外中药材工商企业、科研单位和中医机构、个体老板、医药大户参与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加大对盘龙七等七类药的种苗繁育、野生驯化及示范推广,构筑“公司+市场+基地+农户”的良性发展格局,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稳定资源。
三是延伸产业链条。以盘龙生态产业园为载体,大力扶持盘龙、欧珂和植物药业三大医药企业,重点引进经济实体雄厚、带动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有市场竞争力的中药加工企业,带动中药饮片、中药萃取物、配方颗粒、药膳汤料和中药保健品开发等项目建设,延伸中药产业链。加快盘龙、欧珂公司上市步伐,扩张中药生产加工能力,完善中药加工体系,提升品牌效应。
四是完善市场体系。指导制药企业参与医药“三统一”,扩大药品市场占有率。整合县内中药企业的营销网络,壮大县城、凤凰、柴庄、曹坪、红岩寺等大中药材交易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发展一批中药材经纪人和专业大户,鼓励中药公司、经纪人和外地客商开设中药材购销商店,构建基层联销和技术综合服务网络,拓宽中药产品流通渠道,完善中药产品流通体系。
五是培养专业人才。吸引省内外高级中药科技创新人才,充实到中药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加强科研创新和人才培训合作,培育中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培养中药药品销售的市场人才。盘活现有人才的资源,发挥现有科技人员作用,提高指导、服务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建设一支年轻化、知识化、技术化的药业发展干部队伍。
六是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中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对有重大贡献的中药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中药材种植基地镇、村和经营大户进行奖励,对中药产业产品研发、品种保护、交易市场建设等进行扶持,对标准化中药材药源种植基地建设及试验、示范、地道品种培育驯化基地等进行财政补贴。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提供资金保障。
七是强化政策扶持。对规模化生产和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的企业、大户及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流转、工商、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与支持;对营销企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在中药材收购中给予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对从事中药材加工和中药保健品、旅游产品、验方偏方开发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项目和资金等支持;引入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转移中药材生产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