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抢抓开发性金融支持卡内村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以“民富、村美、产业强”为发展方向,以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贫困户居室改造为重点、以培育增收产业为核心,聚力打造“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和脱贫攻坚主战区,卡内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凝聚强大合力。县上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开发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联席会议,各镇办成立以镇长(主任)为队长的金融脱贫攻坚工作队,负责主抓项目建设。建立“政府主导、财政牵头、部门配合、镇村主体、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每个项目镇由1名县级领导牵头包抓,每个项目村由1个县直部门牵头包抓,各包建单位按照职责整合实施建设项目,相关镇、村组织发动群众主动投入卡内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合力。
二是坚持科学规划,精准布局项目。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目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项目规划,引领项目合理布局,精心编制了《柞水县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年(2016—2018)规划》,计划三年内在全县51个贫困村,实施4大类8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8018万元(地方财政性投资8018万元,申请国开行贷款3亿元)。
三是坚持片区作战,发挥示范效应。根据下梁镇西川流域4个贫困村集中连片的实际,确定“园区承载、片区作战、辐射镇办”的思路,把西川休闲农业产业园区作为全县脱贫攻坚主战场,推动西川流域贫困村整体脱贫,并辐射带动全县5000户以上贫困户实现脱贫。实施了西川沿线30公里的主干道和通组入户道路、桥涵、河堤、人畜饮水、垃圾清运、厕所改造、绿化亮化、庭院美化、民居涂白等基础设施改善工作。目前,西川流域4个贫困村已完成安全饮水、河堤建设、环境改善及下西路改建等项目全面完工,为实现“园区变景区,田园变乐园”奠定了基础。
四是坚持统筹思维,整合涉农资金。按照“资金捆绑”和“项目带动”的总体思路,将今年脱贫摘帽村列为脱贫攻坚示范村、开发性金融支持试点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在用好用足用活国开行资金的同时,积极整合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幸福院、村级卫生室、村级文化服务、村级超市及“五个一批”等项目资金2亿元,实施了山、水、林、田、路、堤、居等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改善了贫困村的人居环境,夯实了脱贫摘帽奔小康基础。
五是坚持机制创新,保障资金安全。建立了联席会议、项目包抓、督查通报和考核奖惩等制度,制定了《柞水县脱贫攻坚金融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柞水县建档立卡贫困村基础设施国开行贷款资金建设项目管理细则》、《柞水县建档立卡贫困村基础设施国开行贷款资金建设项目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建立风险分担、叫停、追偿、补偿等机制,严格按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办事,并在县农行开设了开发性金融支持脱贫专项资金专户,做到专人管理、专户结算、封闭管理,确保把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建成“精品工程、阳光工程、放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