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创新推行“四联”模式,走出了一条旅游脱贫、旅游富民、旅游强县的新路子。
一是全域联动,改变贫困面貌。坚持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捆绑使用美丽乡村建设、卡内贫困村整治等资金,按照“贫困村每村至少400万元、非贫困村每村至少100万元”的标准,累计投资5.8亿元,把全县81个村(社区)建成了风格各异的美丽村落;累计实施60个总投资40.35亿元的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全县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98%以上,农村生活用电、通村水泥路实现全覆盖,移动信号覆盖率达到90%,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贫困户生产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产业联接,提升帮扶准度。按照“抓三产、促一产、带二产”的思路,建立生产初端和消费终端有效联接机制,成立全县农产品配送中心,分别与8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协议,与140家宾馆、酒店、商场、农家乐签订供货协议,实行订单化生产、组织化经营,使贫困户生产的土鸡蛋、腊肉、蜂蜜、食用菌等绿色农产品搬上了餐桌、走进了超市、装进了游客的“后备箱”,不仅补齐了柞水旅游要素的短板,还解决了2100余户贫困户农副产品的卖难问题,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
三是景区联带,促进就业创业。依托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旅游名镇和美丽乡村,根据贫困群众的劳动能力,优先将652名贫困群众吸纳到卫生保洁、园林管护、服务接待、安全保卫等岗位工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景区景点开发,打造终南山寨、花锦园、云林小屋、97号驿站等高端民宿,7户贫困户通过收取房屋租金摆脱了贫困;优先支持贫困群众在景区灵活创业,已有86户贫困户开办了农家乐或商店,200余名贫困群众从事运输等涉游服务业,找到了全域旅游与脱贫攻坚的最大公约数。
四是入股联营,共享发展红利。积极探索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新途径,用足用活金融扶持政策,以县旅游公司、县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源泉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岭南水上乐园等为融资主体,重点针对全县范围内的低保贫困群众,由公司出面为贫困户担保,帮助每户贷款5万—10万元入股经营,每年按照8%的固定收益率分红,今年计划吸纳2700户贫困户参与联营,目前已与1000户贫困户达成投资意向,为贫困群众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