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西川脱贫攻坚主战场和各镇示范村、各村示范户,确保将全县80%的贫困户捆绑到产业链上,1890户5671名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带动脱贫。一是突出抓好示范带动。强力推进全县脱贫攻坚主战场下梁镇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坚持示范引领,围绕西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全力打造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项目集聚、连片推进、带动全县”示范效应,每年为贫困群众提供雏鸡100万只、仔猪10万头、苗株1000万株。各镇(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每人包抓一个脱贫攻坚示范村,各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会打造20户以上产业脱贫示范户,全力推动各村(社区)财政扶持资金产业项目实施,壮大种植、养殖、林果等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确保持续增收。二是不断创新产业模式。广泛推行“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模式,在继续发展壮大地方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基础上,以发展农业高效产业为切入点,学习借鉴林州“坡地经济”经验,引进、推广红豆杉、构树等先进种植技术,完善产业链、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形成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新兴产业,达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逐步形成可持续、稳定的主导产业。借鉴贵州“三变”改革、鄄城“扶贫车间”经验,把“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贫困户受益”作为脱贫主模式,打造产业园区,激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金、人力资本,促进农业产业增收、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同时,探索推广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户)的股份制产业合作模式,解决贫困户土地流转效益低、纠纷多以及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缺乏市场渠道、抗风险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实现企业与贫困户双赢。三是强力推进产业发展。紧扣省市精准脱贫攻坚战产业支撑脱贫行动季度点评目标任务及贫困户脱贫实际,强力推进脱贫产业发展,建设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以企业为龙头、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农民为主体,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发展1—2个主导产业,重点产业有“龙头”,村村都有合作社。分别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市级示范合作社、市级家庭农场各10个,发展生猪养殖10万头、土鸡40万只、鱼类70万尾,蜜蜂养殖0.2万箱,栽培袋料食用菌150万袋,核桃建园7万亩、板栗建园2万亩,种植中药材3万亩;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及“京东特产馆”服务功能,培育农村电商综合体25个,确保贫困户因地因户制宜发展产业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