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拓展追赶超越领域,以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集全县之智,聚全民之力,紧扣“西安南花园,清肺度假地”建设主题,六大举措积极打造全区域、全领域和全要素的立体化全域旅游,确保全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8亿元,年底通过验收命名,努力实现在全市游客最多、收入最高、影响最好、名气最大的“四最”目标。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本着“全面保障、全域发展、全民共建”原则统筹全县旅游资源,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已在全市率先组建旅游投资公司,加速推进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市监“1+3”旅游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推进机制,着力打造“一产助推旅游,二产服从生态,三产激活全局”的全域游发展新模式。
二是完善规划修编。在印发创建方案、召开动员会基础上,按照“宜居、宜游、宜业”要求,完善“三廊六区九点”产业布局,将整个县域作为1个大景区打造,在《“十三五”柞水旅游发展规划》基础上,先后编制柞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5)》与《乡村旅游规划》、《智慧旅游规划》、《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秦岭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规划》,并进一步完善《柞水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启动柞(水)宁(陕)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编制和前期工作。
三是建设精品景区。以建设牛背梁国家旅游度假区、溶洞世界地质公园、凤凰古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为重点,推行大旅游开发机制,策划大旅游项目26个,将建设一批集产业观光、科普认知、农耕体验、摄影写生、旅游休闲、采摘垂钓等于一体的旅游区,带动“周末经济”“餐桌经济”和沟域经济发展。启动全域游游客中心、县游客集散中心建设,推动终南山大峡谷、安琪尔小镇、莫奈·云来谷生态度假村等特色项目,加快建设智慧大数据中心,实现景区无线WiFi、电子检票、视频监控、智能导游、在线预订、信息推送、咨询服务全覆盖,实现由封闭的旅游内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转变。
四是补齐要素短板。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总结推广柞水特色饮食,主打“十三花”“八大件”等柞水席面,引导企业、手工艺人和产业大户以技术入股参与旅游商品生产研发,加快建设美食街、购物街、游乐场等休闲娱乐设施,对旅游商品超市实行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持续加大旅游道路、绿道网络、停车场、加油站建设力度,在凤凰镇周边、西川园区等区域发展一批特色民宿项目,开放花锦园、阳坡院子等高端民宿,着力打造“两日游”“三日游”精品线路,实现旅游全要素、多环节增值。
五是强化推广营销。积极创建国家“天然氧吧”,策划具有浓郁特色的美食大赛、旅游商品大赛、体育健身活动等,拓展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型休闲游项目,全县4A级景区均开发2台演出剧目,各景区景点开展景区晋升1个位次、举办1次千人活动、制做1个大型户外广告、组织1次外出考察、创造1个工作亮点的“五个一”活动,全面加大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营销力度,创新做好官网、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载体,并加强与国内高端营销团队、省内外旅行社合作,唱响“春赏花海、夏消酷暑、秋观红叶、冬嬉晴雪、四季避霾”名片。
六是升级管理服务。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建立导向明确的旅游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将旅游目标责任考核权重在市定考核基准上再上浮10%。健全旅游投诉、受理、办结工作机制,加大对食品卫生、车辆营运、旅游秩序、消防安全等检查力度,出台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农家乐、娱乐场所等规范服务标准,持续开展服务评星活动,深入推进全县旅游信用体系建设,当好“五星级店小二”,用智慧领跑全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