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国、省、市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外出名校交流培训,置换脱产培训23人,能力提升培训152人,特岗教师岗前培训32人,骨干教师市级研修89人。暑期700余名教师参加了在县职教中心开展的班主任、幼儿教师、小学科学、英语、骨干教师、高效课堂研修等培训。选派28名优秀校长、园长到省内外名校交流培训。并聘请省内4位知名校长在县委党校为160余名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股室长进行经验介绍,为校长园长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
二是实施轮岗交流。修订了《中小学校长园长选拔聘用工作试行办法》、《城区及周边学校幼儿园教师公开竞聘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全县公办幼儿园公开选聘了8名园长,对全县19所完小校长实行轮岗,进一步完善了用人机制。
三是优化教师考评。健全了教师考核奖惩体系,改革考评手段,采取问卷方式,面对全体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师德师风进行考核。有6名教师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60名教师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30名教师被评为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全县规模较大的9所中学、中心校和幼儿园配备了专兼职监察室主任,为56所中小学安装了统一的投诉举报箱,教育管理日趋规范,教育行风全面优化。
四是完善学区交流。建立了以镇初中学校为龙头建立10个片区,并结合地理位置在全县设立4个中、小学大学区。实施体音美教师镇内选派制度,从而解决了初级小学和教学点体音美课程无法开课的问题,优化了各校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和办学条件等实际,进行强弱搭配结对子,城乡学校实行对口帮扶;积极创造条件为县域内中小学与省内外名校结对子牵线搭桥,柞水中学与西铁一中、户县一中、周至中学互动交流,乾佑中学与西铁一中结对帮扶;从城区及周边学校选派20名骨干教师下基层开展支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