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柞水县紧紧围绕“建设小城镇、发展现代农业和避灾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坚持以集中安置、城镇安置、多层安置为主,不断强化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全力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一是狠抓移民房屋建设。今年,市上下达移民搬迁任务1400户5400人,县上落实安置点建设19个,集中安置1120户4320人,分散安置280户1080人。目前,已完成投资1.46亿元,开工建设1400户,启动建设集中安置点19个1120户,搬迁入住417户,达到入住条件386户,房屋主体完工273户;分散安置开工建设280户,搬迁入住217户,主体完工63户,年底前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强化服务设施配套。投资3869.7万元,实施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其中:基础设施项目投资2515.7万元,新修道路3.92公里,埋设饮水管道24200米、排污管道5200米,架设供电线路15.4杆公里,新建防洪河堤3390米、挡墙5080米元,修建院墙417延米;公共服务设施投资1354万元,新建幼儿园1所、公厕2座,硬化庭院5700平方米,绿化3000平方米,架设通讯线路15杆公里,安装路灯150盏,移民点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三是创新搬迁安置模式。县级集中安置点采取统规统建模式,镇级安置点及分散安置户采取统规自建模式。以集中安置为主,有能力、有条件农户,结合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安置到城镇居住就业;搬迁户集中且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结合新农村建设,建成移民新村,集中安置;居住分散、土地资源紧缺、基础条件较差群众,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安置;五保户、孤寡老人采取修建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方式集中就近安置供养。
四是拓宽建设资金渠道。把移民搬迁安置与工赈移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民进城落户项目相结合,解决建房资金不足难题;整合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资金460万元,用于安置点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县财政按比例落实配套资金1669.5万元,争取上级移民搬迁资金2500万元,发动搬迁群众筹措资金16800万元,全力保障移民住房建设。
五是帮扶农户增收致富。鼓励搬迁户自主创业,扶持360户搬迁户发展商贸餐饮、旅游运输等三产服务业;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劳动力技能等培训30余期2670人,增强搬迁群众就业技能;依托大西沟铁矿、盘龙公司等企业,组织1000余名搬迁群众进厂务工;鼓励引导搬迁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加工业,做到“搬家不搬业”;支持移民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分享增值收益,拓宽增收渠道,解决后续生存问题。
返回 住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