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柞水县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县工作为契机,狠抓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实行部门联动,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全县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明显提高,确保了全县人民吃上放心食品。
一是大力开展创建活动。为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认知度和知晓率,在全县开展食品安全放心镇、放心村和放心企业创建活动,创建食品安全放心镇10个、放心村98个,全县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县农业、质监、工商、药监和经贸等部门对本监管环节的企业、经营单位开展创建活动,通过审查、认定、命名等程序,已创建放心企业(店)1357家。同时,不定期对放心企业(店)进行督导检查,实行动态管理,全程跟踪指导,保障放心企业主导市场供应。
二是不断巩固安全基础。县农业部门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确保40万亩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无使用禁用药物的行为,生产过程及产品均符合无公害生产操作规范和农产品标准,已经初评农产品放心店73家。投资200万元建立县农产品检测站,每周对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进行一次抽检,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抽取蔬菜标本3588个,抽取水果样本1946个,合格率100%。县质监局与16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11个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分别签定了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建立了食品生产加工卫生、质量和安全管理6项制度,使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可追溯率、食品添加剂备案率和企业生产许可证率均达到100%。
三是着力加强安全监管。县工商部门严格食品流通许可制度,在已经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1180户中,有923家放心店建立食品进货和索票索证等7项自律制度,食品经营者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药监部门严把餐饮服务许可准入关,有计划、有步骤推进量化分级管理,新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331户,共评定优秀42家、良好109家、一般53家。已有322家餐饮服务放心店建立原料进货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县经贸部门指导我县生猪定点屠宰厂进行改造,按照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和病害猪肉无害化处理要求,县城超市、农贸市场、食堂和餐饮单位使用肉100%来自定点屠宰场,农村市场出售肉品检验检疫率达100%。
返回 食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