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柞水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现了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运行总体趋稳向好的局面。预计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16.8亿元,增长10.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7亿元,增长21.1%;实现财政总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40万元,同比增长3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10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0元,增长9.6%。
一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成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对全县重点项目进行现场拉练、评比打分,营造了项目建设“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目前,105个县级重点项目已开复工建设85个,开工率80.9%,完成投资18.96亿元。22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20个,开工率90.9%,完成投资8.46亿元。3个省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54亿元。
二是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全力实施木耳产业“六大行动”,金米木耳产业环形带300个大棚建成投用,完成菌包调运850万袋。深入开展“百人帮百企”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困难,规上企业复产24家,预计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0.09亿元,同比增长24.2%。扎实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生态旅游季系列活动,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136.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5亿元。
三是环境保护有力有效。全力当好秦岭卫士,举行了全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三级网格员巡查、志愿服务、巡河、护山护林等实践活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完成了《柞水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修编,在全市率先开展勘界立标试点工作。一季度空气优良天数达84天,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柴庄断面、古道岭断面出境水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四是改革发展持续深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扎实开展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累计减费降税3256万元,退回电费158.5万元,降低非居民用气费用197.2万元,协助企业落实贷款1500万元。优化审批流程,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办理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市场准入类事项审批随到随办、当场出证,一季度全县新发展市场主体263户。
五是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城区九年制学校顺利开学,城区第四小学、第四幼儿园改新建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点对点专车输送外出务工人员400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就业2.7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69人。发放低保、临时救助等补贴1800余万元,实现应保尽保。接种新冠疫苗8658人次,重点人群核酸检测21142人。双拥示范县成果持续巩固,“扫黑除恶”深入开展,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