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工程强基础”:一是强基工程,支部全面贯彻“五项举措”,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村干部坐班等制度,积极推行“阳光村务”,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在脱贫攻坚上真正发挥了“领头雁”作用;二是先锋工程,大力推行党支部、党员“承诺制”,通过“比”素质、看本领,“学”技术、懂法律,“赶”先进、争星级,“帮”贫困、送关怀活动,形成党员争做先锋、争做模范的浓厚氛围。三是惠民工程,积极协调争取各项扶贫资金135万元,实施了道路院落硬化、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改厕改圈等项目,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使其切实感受到政策的实惠。
“五送服务促脱贫”:一是送政策。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党员深入村组农户,送发宣传册、宣传单、第一书记“连心卡”,宣讲党建知识、脱贫政策,实现到户到人、人人皆知。二是送技术。依托远教平台、职业教育资源,采取看种植养殖节目、集中培训、现场帮教等多种形式,把技能技术送上门,教到手;开展种养殖、农家乐、旅游服务等培训6场、580人次,实现“户有产业、人有技能”。三是送温暖。开展庆“七一”文化演出、“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慰问困难党员15名。组织党员、驻村工作、包扶干部深入贫困户家庭了解民意,解决民忧,为贫困户送米、面、油、床单被褥等生活必需品,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送信息。支部安排熟悉电脑网络的大学生村官、村组党员,利用网络、微信、农村淘宝等平台,搜集传送有关农产品和中药材市场信息、就业信息、致富信息,拓宽群众致富渠道。五是送保障。认真落实“五个一批”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户施策,做到“资金保障、产业项目、技术服务、包扶责任、政策落实”五到位,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