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柞水县大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效减少因病致贫返贫存量,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八大行动”,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控制因病致贫返贫增量。一是完善“四重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集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保障为一体的贫困人口“四重”医疗保障体系,在年筹集新农合基金7720万元、大病保险基金391万元、医疗救助基金380万元的基础上,县财政设立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基金700万元,贫困人口年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全县共为贫困人口报销2600余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从源头上缓解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发的发生。二是落实“三个一批”举措。推行慢病签约管理、大病集中救治、重病兜底保障“三个一批”措施,将24种参合贫困患者慢性病门诊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范围,对贫困人口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等 11 种疾病实行定额付费。对重特大疾病、家庭成员多人患病等特困人群,通过民政救助、县级专项资金等形式实施兜底保障,减少因病致贫返贫存量,目前救治健康扶贫对象3324人次,贫困人口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1937人。三是推行“一站式”服务。设立服务大厅,设置绿色通道和就医标识流程,贫困人口可优先看病和办理其他就医、住院手续,实现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政府兜底“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服务,服务覆盖率达100%,让贫困人口切切实实的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服务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