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柞水县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目标,坚持预防与规范并举、教育与惩处并重的原则,着力构建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把林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作为县政府常务会学法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学习解读,促进政府部门依法决策。以镇办业务干部和村组干部为重点培训对象,通过以案说法、重点条文解读等有效形式,提高基层服务水平。以人员聚集场所、重点林区道路、村镇路口和人口集中地带为重点区域,张贴宣传资料5200多份,设立“森林管护制度”“进入林区十不准”等永久性宣传标志牌400余块,构建了人人支持、参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良好氛围。
二是严格审批把关。强化事前指导,提前介入涉林用地项目,根据占用需求,一对一指导其依法依规办理林地占用手续,提高审批效率。严格审批权限,对永久性征占用林地的,逐级上报省厅审批;对临时征占用林地的,根据占用的规模落实市、县分级审批制度,确保程序合法、资料完善。强化事后监管,明确了森林公安派出所、镇办农业综合服务站、护林站监管职责,对已经获得审批手续的征占用行为,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坚决纠正违法用地行为。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资源严打工作小组,建立了林地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下发了“关于打击涉嫌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通知”“关于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有关问题的通知”,先后开展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百日宣传整治活动”“林地清理整治活动”“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查处林地违法刑事案件2起、行政案件67起,涉及林地面积5.5万平方米,收缴罚款68.22万元,处理违法人员76人,有效震慑了林地违法犯罪行为。
四是注重灾害防控。在全县设立了81个村级生态护林站,聘用生态护林员1016人,将每年的2月15日至5月31 日确定为“森林防火戒严期”,定期开展防火培训演练。建立了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森林病虫监测调查、检疫和防治体系,累计投入防治资金8000多万元,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和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90%以上,苗木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有害无灾”的防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