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县住建局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包扶凤凰镇凤街社区村脱贫攻坚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波要求所有包扶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决心,强化责任担当,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实在的行动,确保我局包扶的凤街社区建档立卡人口71户109人脱贫越线,在2018年实现摘帽脱贫、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
一要摸清底数,打牢基础。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精准脱贫工作的基础,要在摸底核查的基础上,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科学划分贫困户类型。先区分出缺乏劳动能力的五保户、低保户和有发展能力的扶贫户,再区分出因智、因病、因学、因残致贫户,因缺乏生产经营技能或缺少发展资金致贫户,为制定针对性措施、精准扶贫奠定基础。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出来后,要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确保有的放矢。
二要明确权责,夯实责任。各包户干部要迅速深入贫困户家中,帮助贫困户查找致贫原因,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发展路子,集中力量破解瓶颈,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驻村工作队要迅速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积极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策略,抓好贫困户认定、脱贫计划制订、政策宣传、结对包扶、扶贫资金争取五方面工作,当好 “调查员、规划员、宣传员”,确保全年驻村不少于220天。
三要科学施策,提升效益。扶贫要扶到点子上,才能取得效益、实现价值。各包扶干部要根据贫困户的贫困程度、发展需求、发展环境,选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帮扶。要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扶贫工程,帮助贫困群众建设家园,全面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对有劳动能力和经营能力的贫困人口,要综合运用各类扶持政策,支持发展种植、养殖及旅游商贸,有效增加其经营收入。要引导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要转移就业脱贫,通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创业、务工技能培训,确保稳定增加劳务收入。对因病、伤残、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无法脱贫的贫困人口,将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给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要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坚决消除“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树立主动脱贫、发展脱贫、勤劳脱贫的意识,确保贫困人口预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