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司法局以植根、内植、外践等载体不断提高广大干警的政治能力、服务能力、群众能力、研判能力等四个能力建设,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司法机关的新变化、新气象。
强化学习,坚持提高政治能力。为了使广大干警在大是大非面前不丧失预警判断能力,迷失正确政治方向。司法局围绕领导讲党课、党员讲义务、干部讲责任活动主题,紧扣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主线,积极开展即时性、常态性、持续性、阶段性形势政策学习和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干警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学,真正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持安排,亲自进行宣讲、亲自督促检查,把集体学习与自学结合起来,把全体干警学习与领导骨干学习结合起来,把学习原文与必要的宣讲辅导结合起来。通过学习讨论,使广大干警进一步了解党的光辉历史,认清党的历史使命,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热性的认识,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执法为民,坚持提高服务能力。司法局始终把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各项工作贯穿于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把执法为民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各基层司法所常态性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稳定、大预防活动,着力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梳理排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法律服务人员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际,植根群众开展送法律、理情绪、解诉求活动,并与特困诉求群众结穷亲攀穷朋,从法律上进行帮助,经济上予以资助。县公证处在三问三解活动中,以创先争优为奋发动力,研判开辟绿色公证通道,为符合公证法律援助条件的三种人提供服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称赞。
植根基层,坚持提高群众能力。以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积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任务,以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加强和改进司法工作的切入点,推行法律工作者驻镇、司法员驻村、法律服务团驻点、公证处驻业务单位制度,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终结、法律援助、律师办案、公证处办证回访等长效机制。及时收集社情民意,研判舆情信息,梳理归纳群众诉求诉愿。针对群众诉求难、维权难、诉讼难的实际,县司法局适时在全县122个村(居)推行法律援助工作驻村联络点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诉讼维权难的实际。同时,还将 四德教育融入到普法宣传的全过程,开展廉德教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进家庭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知善恶、明是非、辨析理意识,自觉主动融入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当中。
创新思维,坚持提高研判能力。随着世情、国情、社情、党情的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也越来越高。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照抄照搬的传统经验已不适应群众新的法律需求。司法局在统观全局,科学统筹,探索调研之后,召开系统内部社会管理创新动员会,要求广大干警端正思想,转变作风,创新思维,立足岗位,利用网络平台千里眼,基层群众顺风耳,社情民意晴雨表等载体,预警研判社情民意信息,监测舆情评判,改进服务作风,坚定政治信仰,加强管理思路、工作方法、服务手段创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做好司法工作和服务群众上来,确保任何情况下原则问题不含糊,政治方向不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