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多项举措巧抓机遇、借势而为、乘势而上,办结了法律援助案件42起,实现了市局下达80件目标任务的双过半,为冲刺后半年夺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领导重视,走聚字路。把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司法行政工作的重头戏来抓,逢会必讲,遇困必排,充实法律援助工作领导力量,加强法律援助业务骨干培训,系统学习《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全额保障法援工作经费落实,发挥职工民主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顺应人民群众法律新期待,诉讼新要求进行积极研判,召开各股室诸葛亮会,推行大家想办法,人人出主意策略,凝全局之智,聚全体之力,在122个村(居) 推行了法律援助工作驻村联络点制度。
开动脑筋,打创字牌。在保持工作连续性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社会大局形势、群众不同法律需求为突破口,适时丰富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思路、目标定位和管理举措。探索在法院、交警队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指派律师,承办重大案件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援助案件,促进司法公正;创新运用重点案件评查、旁听庭审、案卷检查、受援人回访等措施,提高法律援助质量;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援务公开制,实行标准化审批流程。探索完善与劳务输入地区法律援助机构的协作机制,方便受援人异地维权。
积极下访,打动字仗。变接援为下访,变被动为主动寻找案源,采取深入基层,植根群众当中,开展访民情、纳民意、听民声座谈会,梳理援助案件信息。依托各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深处民情最前沿的便利条件,发挥12348便民服务大厅窗口平台作用,归口民情案源信息,类别整理建档,及时访谈和约谈,快速施以援手。对残疾、未成年、妇女儿童、农民工、老年人等五种人群实行无障碍一卡通服务,确保了法律援助惠民机制深入民心,较去年同期相比群众咨询率和援助率上升了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