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县财政部门坚持把服务发展放在首位,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认真履职,务实苦干,圆满完成了财政目标任务,实现了支持发展与财政增收的良性互动,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财政收支大幅增长。财政总收入3.75亿元,是2006年的4.78倍,总量居全市第三,较上年增长37.5%,增速居全市第一,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9亿元,是2006年的4.86倍,较上年增长39.1%,财源建设和财政收入综合排名均居全市第一;全年财政支出达8.97亿元,增长35.47%,比上年净增2.35亿元,其中用于教育、科技、三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生项目等方面资金增幅均大于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财政支持发展能力明显提升。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推行公务卡试点、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房地产税一体化征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激发了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部门争取中省市各类资金5.4亿元,是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3.62倍,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统筹安排产业、项目等各类基金,足额配套民生工程资金,继续加大三农领域投入,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