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司法局以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转变作风素质,改善服务态度,多措并举搭建为民服务诉求平台、服务平台、保障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坚持身入群众,多措并举搭建为民服务诉求平台。司法局以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为着力点,不断加强和创新服务群众工作管理措施,畅通诉求渠道,有效整合司法行政服务资源,植根基层,贴近群众,开展领导干部十个一、一般干部八个一工程。并借助三问三解和学习雷锋精神,建设文明柞水活动载体,持续深入开展法律进农村、进工地、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等六进活动。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人员驻点、基层司法人员联村包户,身入群众之间的优势,开展以民事代办、民情代诉为主要内容的双代服务活动,法律服务人员和基层司法员既是民事代办员、又是民情代诉员,通过驻点、联村、贴近群众,收集一些民意、化解一批矛盾。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掌握和发现群众信访、纠纷苗头,对能够处理的问题,迅速妥善处理;对不能立即解决的,涉及面广的、特别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问题,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劝解工作,并及时上报有关职能部门。
二是坚持情入群众,齐心协力打造为民解忧服务平台。在实施6+1惠民工程当中,司法局以三问三解活动为工作抓手,带着深入基层接地气的阶级情感和植根群众解民忧的工作责任感,积极开展进村入户访民意、结合实际讲政策、组建团队送法律、搭建平台解民忧活动。法律服务人员和各镇司法员在入村下访时,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浓缩成要点要义,印制成《法律服务便民手册》,公开法律服务机构和司法所办理事项、承诺事项、办理程序、政策依据和办结时限以及领导干部联系方式等内容,群众办事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方便群众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诉求,为村、镇、县三级综治维稳争取工作主动,使群众的诉求对门、援助有路,做到矛盾早化解,怨气不深积。乾佑法律服务所在进企驻点中,了解到房产开发商王某和马某为了经济纠纷,打起了法律诉讼持久战。为了解开二人心中的诉讼疙瘩,促使昔日兄弟握手言和,该所积极从情字入手、法字说教、理字论德,使二人转变了思想态度,改变了对金钱观和人生观的看法,达成了一致赔偿协议,有效化解了因此衍生的矛盾和信访隐患。
三是心入群众,坚持弹精竭虑提供为民排难保障平台。司法局在谋划和推进司法工作时,始终以人民利益至上为最高准则、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检验标准。结合司法工作主体职能实际,出台了《关于推行法律援助驻村工作联络点制度的通知》、《关于在交警队等职能部门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的通知》、《关于开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活动的通知》、《关于在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一切紧扣人民利益这根主弦,转换思想观念,转变服务作风,传承先进思想,发扬优良传统。司法系统各部门以履行自主工作职能为主题,采取法律六进、设点宣传、发放便民卡、开通服务直通车、设置司法110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使群众反映的矛盾诉求有部门受理,能够及时妥善解决。小岭司法所在下访时了解到岭峰一组刑释解教人员汪某患有严重的肾病后,带头捐钱捐物,并将此情况向镇党委和政府进行了汇报,镇党委和政府及时将汪某列于大病救助范围,予以特殊救助。此后,该所又到县民政局为其申请到2000元救助资金,使汪某在人生最低谷、生命最珍贵的时候,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