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柞水县将加大民生资金投入,把当年82%以上的新增财力投入民生领域,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实施建设类民生项目74个、政策补助类民生项目82个,集中解决群众上学、看病、就业、出行、用电、饮水等难题。重点抓好十件惠民实事:
一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天2元提高到3元,小学和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分别由每人每天3元、4元提高到4元、5元,继续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推动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二是将新农合财政补贴标准由人均200元提高到250元,扩大单病种和门诊慢性病报销范围,个人新农合大病统筹报销封顶线由5万元提高到13万元,确保参合群众补助受益率达175%以上,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逐步得到缓解。
三是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落实个人缴费和重度、中度残疾人财政补贴,对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1.85万居民,根据不同年龄段每月发放不低于55元的基础养老金,逐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四是将城市和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分别由月人均290元、年人均1600元提高到350元、1984元,补助水平分别由月人均216元、85元提高到261元、111元。同时,向100名孤儿发放生活补助,向80岁以上老人发放保健补贴,继续做好大病医疗救助。在2012年春节期间一次性向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城市低保对象、优抚对象和建国前老党员分别发放200元、300元、360元生活补贴,改善弱势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条件。
五是完成县中心敬老院(救助站)后续配套设施和曹坪区域敬老院建设,进一步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和供养标准,五保户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3200元分别提高到4000元、3800元,是全县五保对象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六是建成县人力资源市场,推进困难下岗人员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2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人,不断完善城镇就业服务体系。
七是新修通村水泥路27公里,建成凤凰镇甘沟等桥梁10座,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题。
八是实施10个村10千伏及以下农村电网改造,完成户表改造1.8万户,加快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步伐。
九是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4处,满足1.2万人安全饮水需求,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保障能力。
十是落实残疾人扶助政策,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为一级、二级、三级残疾人每人每年分别发放生活补助960元、600元、360元,使残疾人生活水平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