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柞水县坚持把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作为扩消费、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严格按照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开展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和《陕西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要求,强化组织领导、规范资金管理、加大政策支持,各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经贸和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经贸局等3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柞水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全县《实施方案》和《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方案》《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方案》《电子商务培训方案》《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方案》等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夯实部门责任、细化推进措施,定期汇报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制定推进措施,累计开展项目现场检查12次,召开单个项目推进指导会议24次、专题会议2次,形成了项目建设工作合力,有力推动了示范县项目建设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电商发展。出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和《电子商务扶持奖励暂行办法》,编制《全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5-2020)》,进一步明确我县电商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从人才、资金、土地等方面大力支持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与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等电商销售平台合作发展电子商务。截止目前,全县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县级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分拣)中心各1个、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38个,开通快递物流线路3条,发展电商企业200余家,电商从业人员达2200余人。
三是强化规范管理,加快项目建设。制定了《柞水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管理办法》和《柞水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和规范了示范县项目的实施主体选择程序、企业参与条件、项目监督管理和资金使用监管等。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示范县项目建设主体。采取财政局主管,县经贸局、扶贫局监管,县审计局跟踪审计和项目实施企业设立专户的方式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拨付和使用。截止目前,全县示范县项目5个子项目,拨付示范县项目专项资金515.53万元(其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72.78万元,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项目52.29万元,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项目173.94万元,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165.02万元,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项目51.5万元),占中央财政资金的34.4%。
四是强化营销宣传,扩大消费水平。围绕做大做强全县“一主两优”脱贫产业,积极抢抓央视“国家品牌计划”推介柞水木耳机遇,充分借助电商协会、阿里巴巴、京东、邮乐购、供销e家等第三方平台和阿里丰收节、电子商务博览会等活动,广泛采取“电商+实体+农户”模式,全力助推柞水木耳、核桃、土鸡蛋、艾制品、连翘茶等农特产品上网销售。同时,通过网络、电视、宣传车、横幅、宣传片、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大力宣传推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让电子商务走进生活、融入群众、带动消费,不断扩大柞水电子商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截止2019年底,全县网络交易额达1.42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7%。农产品线上销售达到1600多万元,同比增长122%,其中柞水木耳线上销售额达900余万元。
五是强化模式创新,做实电商扶贫。将发展电子商务与助推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创新“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电商带动模式,建立“联六带一”扶贫机制,将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专业合作社、网店、物流企业纳入到电商扶贫工作中来,通过在贫困村建设基层服务站点和物流站点、开展贫户人口培训、帮助贫困人口开店、发展贫困户订单农业、订单收购、贫困户用工等系列措施,将贫困村、贫困户与我县电商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等联接起来,帮助贫困户创业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截止2019年底,全县开展电商培训30期,其中在贫困村开展19期,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8个,贫困村站点覆盖率达到35.3%。培育电商扶贫企业26家,直接间接带动贫困户1173人增收600余万元培训贫困户323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增收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