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我就全县农村经济及旅游开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农村经济工作
今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元至6月份,全县夏粮总产量达到2.2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5.18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16元,分别增长19%、18.1%。启动了省级重点农业示范园和休闲农业示范县创建工作,完成了陕南移民搬迁2011年15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并顺利通过省上验收,2012年19个集中安置点、4个整村推进项目、5个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试点村和6个新农村启动村建设稳步推进;实施重点工程新造林2.8万亩、义务植树65万株、核桃和板栗建园2.5万亩;建设基本农田6800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处,治理水土流失70平方公里,农业农村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下半年,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年度任务,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陕南移民搬迁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努力推动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农村发展繁荣。
(一)围绕增收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各镇、各涉农部门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群众在各个生产环节增收。一要抓好基础产业。以粮食和蔬菜生产为重点,做好秋粮作物播种和田间管理,确保全年粮食总产达到4万吨以上,发展设施蔬菜3000亩、绿色无公害农产品40万亩。二要抓好战略产业。重点做好核桃、板栗等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完成核桃建园2万亩、低产经济林改造1万亩、综合科管10万亩;同时做好鲜切花基地建设,发展花卉种植1000亩。三要抓好区域产业。各镇要以农业园区和基地为依托,因地制宜抓好烟、茶、桑、药、畜、禽、水产等区域优势产业,确保全年发展烤烟5000亩、茶园500亩、农庄式桑园1500亩、草本中药材种植1万亩、生猪20万头、土(肉)鸡190万只、大鲵养殖1.64万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二)转变发展思路,做精做优农业园区。目前,我县农业园区都存在规模小、基地少、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示范带动能力弱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从转变思路上入手,用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管理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园区,发展现代农业。而引进、吸收、创新则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一是引进。汇生源、金台等6个已建成的园区,要着力引进省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第二生产车间,借助其技术和品牌优势,推动农业优势产业和现有企业相结合,提高优质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和增值水平,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吸收。柴庄、石瓮、营盘等正在建设农业园区的镇,要积极筹划设立农民创业园或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开展招商引资和经济实体培育工作,吸引更多的社会贤达、返乡农民工、致富能人、生产大户入园,参与农业生产、兴办农业经济组织,建设规模化发展、工厂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和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挥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综合示范功能。三是创新。在园区发展格局上,各镇要突破区域界限,集中建设优势产区,打破过去一镇一村各自为阵、自求平衡的格局,以优势农产品品牌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机械化,大力发展集群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促进生产要素的整合和聚集,联合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在园区定位上,结合休闲农业示范县创建,多层次、多种形式地规划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区,重点建设一批观光果园、茶园、花木园、菜园和科普农园等项目,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衔接融合,拓展农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和能源替代等方面的新功能,为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蓝图和引导。
(三)突出项目建设,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各镇和涉农部门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扎实抓好涉农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按期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强化农业发展基础。一是中省单位两联一包扶贫重点项目。相关镇和部门要按照7月25日中省单位联系柞水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座谈会要求,认真实施好2012年扶贫开发16个县级重点项目和8个包扶村17个项目的建设工作,切实改善贫困落后地区面貌。同时,做好后两年要实施的22个扶贫开发县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衔接沟通,确保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二是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强力推进2012年度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11月底前必须完成1453户移民户房屋建设工作,力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达到房建好、人入住、钱兑付、产业配套、手续完善、档案健全要求。近期重点抓好湾潭子惠民移民安置小区前期准备工作,力争9月初全面开工。凤凰博隆移民小区建设要加快进度,年底前移民群众要搬迁入住。三是新农村建设工程。6个新农村启动村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已下达,营盘、乾佑、石瓮、小岭、柴庄、红岩寺等镇和相关责任部门要严格按照进度要求和建设标准,统筹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工作。四是其他农业重点项目。县水务、农业、林业、扶贫、科技等部门要继续抓好县城供水及城区管网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农村安全饮水、丹治工程、农村能源、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试点、一村一策和一村一品示范村、东坡广场、51158科技带动工程、诚凤养殖场和昌乐肉鸡养殖场等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并发挥效益。
在做好以上三方面重点工作的同时,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抓好防灾减灾工作,保障农村和谐稳定。
二、旅游开发工作
上半年,我县启动了省级旅游示范县、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九天山3A级景区创建和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及凤凰古镇开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举办了龙年祈福、夜游溶洞、高山杜鹃花节及杜鹃仙子评选、柞水旅游宣传口号征集和秦楚古道景区盛大开园等活动,完善了全县及各景区景点的旅游标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旅游促销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共接待游客178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2477万元,创社会效益8亿元,分别增长55%、24.8%、127%。
下半年,旅游开发要以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为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快规划编制。8月底前完成《柞水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柞水县休闲农业示范县规划》、《农家乐集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凤凰古镇保护规划、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规划、东甘沟乡村游规划8月底前通过评审。二是抓好景区建设。做好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创建工作,9月底前完成月亮垭服务站建设,启动演艺广场建设,完成接待中心内装修并投入运营,做好青少年户外体育基地营地及大泥湾商品一条街项目的规划设计;抓好九天山3A级景区创建工作,完成景区道路改造及接待中心建设前期准备,尽快启动建设;9月底前建成天佛洞观光电梯并投入运营,并启动溶洞地质博物馆和票务中心建设。三要搞好配套建设。完成营盘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旅游环境;开发柞水传统菜肴及旅游纪念品,提高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加快麓苑国际大酒店及配套设施建设进度,争取9月底前对外营业;升级改造朱家湾村、石瓮村、东甘沟村和凤街村4个农家乐集群,启动朱家湾村企农联建农家乐项目,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四要强化宣传营销。8月底前完成柞水旅游宣传折页及名片印制、公路沿线交通标识和旅游广告牌安装;抓好乡村游提质晋档和石瓮镇、石瓮村省级旅游特色名镇和乡村游示范村创建,筹备好第五届陕西旅游商品博览会、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全省旅游示范县现场会等活动,并广泛开展宣传营销工作,唱响柞水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