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秦岭南麓的柞水县下梁镇石瓮子社区,距西安79公里,公园总面积64平方公里,由柞水溶洞景区、九天山景区、银杏村和西乾谷四大景区组成。公园以溶洞、峡谷、瀑布、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辅以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集科学和美学价值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的中、上泥盆系岩相剖面揭示了中秦岭泥盆系构造发展的历史和古地理环境变迁,是国内重要的地层剖面类地质遗迹,对于研究中秦岭地质发展史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结构、洞府桃园的地质遗迹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地质学家称为"秦岭明珠,地质奇观"。
柞水溶洞是地质公园的核心区,是一处以溶洞和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景区。这里自然环境灵秀典雅,景点多而集中,既有可与瑶琳仙境媲美的喀斯特溶洞群,又具山清水秀之风姿。诡丽幽深的118个溶洞勾勒出无山不洞、无洞不奇的美妙境界,被誉为“北国奇观,西北一绝”。 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琳琅满目,绚丽多姿,石笋、石幔、石帷幕、石瀑布美不胜收;石禽、石兽、石猴、石佛维妙维肖,酷似逼真;晶莹透亮的石花、石果、石蘑菇、石葡萄令人垂涎欲滴,博大精深的大自然艺术宫殿令广大游客惊叹不已。
文人雅士对溶洞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把万种风情融入笔锋,镌入溶洞,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胜迹。1985年4月,原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游洞后题诗:“神雕鬼凿九分玄,天设地造一奇观。楼台亭廓有怪致,深邃森密幽生寒。偷来人间千幅画,呼出玉宇万家仙。终南胜景知多少,此处别开一重天。”1994年6月11日,商洛籍著名作家贾平凹游洞题诗:“脸前鸟鸣树,身后蝶恋花。有乳欲哺谁,无戏幕不拉。卧笋思七贤,敲壁想伯牙。归来日暮里,柴门吃糍粑。”
近年来,柞水溶洞景区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公园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先后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建成了标准化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无线网络全覆盖、智慧旅游管理系统、大型智能生态停车场等配套服务项目,园区整体功能和品位得到了极大提升,柞水溶洞正以全新的面貌优质的服务迎接八方宾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