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
核桃本名胡桃。据有关史料记载,西汉时博望侯张骞由西域带回,先在京都长安栽培,因生长条件不适,后移植商洛山中,生长茂盛,果实累累。唐代移植柞水,普遍栽培。
核桃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是举世闻名的木本油料,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核桃仁发热量每公斤8000—8500卡,含脂肪63%,蛋白15.4%,碳水化合物10%,粗纤维5.8%,灰分1.5%,还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就营养成分而言,一公斤核桃等于5公斤鸡蛋或9公斤牛奶。核桃油气味芳香,是食用植物油中的佳品,系加工各种副食糕点的最好油料,又是制造油漆及绘图颜料的重要配料。核桃仁在增进人体健康方面,是中成药的重要辅料。有顺气补血、止咳化痰、润肺补肾、滋养皮肤等功能;有控制癌扩散、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软化血管的效能。核桃含有大量的钙、磷、铁,不但可以润肤,还有防止头发过早变白和脱落的效果。明医学家李时珍说:“核桃能补下焦、肾脏、命门,使精气内充,肠润、血脉通,使枯瘦之人增食而肥健,肌肤变润泽而脱发重生,白须重新乌黑,具有美容养颜作用。”
柞水各地均产核桃,尤以凤镇、石镇、营盘、蔡玉窑、红岩寺最多。县内有45个品种,其中数量最多的特优品种绵仁、光皮、大麻子、橡子核桃,占全县总产量的76%。据1976年至1985年10年的统计,全县平均年产130.75万公斤,最高年产160万公斤,最低年产80万公斤。1980年后,育苗、栽植日多,产量有增长之势。
板栗
板栗在人民生活中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被誉为“木本粮食”、“贤孝上品”。《礼记》载:“子事父母,妇事舅姑,要枣栗饴蜜以甘之。”明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栗子与莲子媲美,说栗子 “其仁如莲肉”。
栗子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强筋、活血、止血功效。《本草纲目》载:“人有内寒,暴泄如注,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
板栗富有营养,含蛋白5—10%,糖分10—20%,脂肪7.4%,淀粉60%,还有维生素、脂肪酶等成分。无论生吃、炒食、清蒸、火炖,都是独具风味的上等佳品。还可做时兴糕点,甜酥、芳香,深受人民欢迎。
柞水县盛产大板栗,个大肉饱,美味可口。据1976年到1985年10年的统计,平均年产40万公斤,最高年产60万公斤,最低年产30万公斤。1980年后,特别是退耕还林以来,农民普遍栽种、嫁接,营造板栗坡、板栗沟,1992年以后年产量已超过百万公斤,而且还有上升趋势。
黑木耳
黑木耳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是我国人民喜食的副食品,也是传统保健食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经化验,每百克黑木耳中含有蛋白质10.6克,脂肪质0.2克,碳水化合物0.5克,纤维质7克,还有多种维生素和肝糖等。
黑木耳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载:“黑木耳有益气不饥,轻身强志,断谷治痔,治眼流冷泪,自注脚疮,崩中漏下,新久泄痢,血痢下血,一切牙痛。”现代医疗证明,黑木耳具有滋润强壮、清肺益气、补血活血,治疗妇女产后虚弱和手足抽筋麻木,分解纤维质,清涤肠胃等功效。近期科研成果表明,经常食用黑木耳,可防止癌的形成和发展,对从事轻纺、采矿的职工有保健特效。
柞水山大林密,栎树面积很大,是培育黑木耳的重要原材料。1981年全县产木耳12650公斤,1985年产17500公斤,1992年产19050公斤,2005年产23070公斤。
生漆
生漆又名土漆,是名贵的木器涂饰品。19世纪前常用以装饰及保护宫殿、庙宇、舟船、棺椁、祭皿等,现代多用于工艺美术品及木器的涂饰和人造漆的配料。
柞水山林多漆树,最高年产漆3.5万公斤,最低年产1.1万公斤,常年产2.3万公斤。
五味子
五味子又名山花椒,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单叶,互生花,单性,腋生。在藤蔓上结出如珍珠般的串子,即五味子。初浅绿色,成熟后为红色,肉具有甘、酸、辛、苦、咸五味,故称五味子。
五味子是配制50多种中成药的补料,主要用于咳喘烦热、补气生津、滋养虚劳、补肾生津,还有止渴、解烦、醒酒、败毒功能。《本草纲目》载:“用五味子一两,真茶四钱,晒研为末,以甘草五钱煎膏,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可治久咳不止;新五味子一斤为末,以酒作引,日服三次,忌猪、鱼肉和蒜、醋,可治阳萎症;用五味子一斤洗净,水浸,去核,再以水洗核,取尽余味,置沙锅过滤,入好冬蜜二斤,炭火煨熬成膏,瓶收五日,出火性,每空心服一二茶匙,用百滚汤饮下,治肾虚遗精。”
柞水盛产五味子,常年产25万公斤,最高年产40万公斤,最低年产15万公斤。
香菇
香菇属菌类植物,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以其菇形、底色、面色、采菇月份等,可分为麻花菇、茶花菇、爆花菇、白花菇、肉菇等。
香菇营养丰富,味鲜美,具有独特的香味。每百克干菇中含碳水化合物54克,脂肪1.8克,蛋白质13克,粗纤维7.8克,灰分4.9克,水份13克以及钙、磷、铁和维生素B1、B2、C等营养成份,是上乘的保健食品。
用香菇与其他蔬菜相配,可做成椒盐香菇、葱油香菇、香菇拌木耳、香菇炖土鸡、香菇烧白菜心、香菇羹、香菇烧四季豆等10多种菜肴。其味爽口,其香扑鼻,是招待宾朋、亲友的珍品。
包谷酒
自从酿酒工艺传入柞水,柞水民间即盛行酿包谷酒。民谣曰:“柞水包谷酒,美名传四方。人在十里外,便闻酒飘香……”
柞水包谷酒的酿造者,对制酒工艺把关很严。包谷一律选用当地正茬小黄包谷,用天然的纯净水精心发酵酿制。这种自酿酒酒性温绵,又有一定的后劲,饮后满口留香,且不口干舌燥。故而以“品质优、酒度低、酒色淡黄清澈、味道香浓醇美,一年四季可饮,男女老少皆宜”的美誉独占市场。每年春节前上市,被抢购一空。
腊肉
柞水人民腌制腊肉历史悠久,且较为普遍。每年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都要杀猪,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鲜肉均用食盐配以少量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经7至15天后取出,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待水分干后,用柏树枝、甘庶皮、椿树皮,烧烟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熏干即成。其久放不坏、不腐,可长期保存。
腊肉不但是柞水的特产,还是请客送礼的佳品。把腊肉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而不腻,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柞水腊肉,一直保持了色、香、味、形具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美誉。
豆腐干
柞水豆腐干是选用柞水特制豆腐加工制成的,质软色美,滑润光鲜,咸香爽口,久放不坏。
柞水豆腐干营养丰富,除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有人体所必需的钙、磷、铁等。
柞水豆腐干在制作时加有食盐、茴香、花椒、大料、干姜等调料,既香又鲜,久吃不厌,人称“素火腿”。
香椿
柞水高山、坡塬、河谷均生长香椿树,是闻名陕西的香椿之乡。香椿富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磷、铁、葫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份。被人们加工成各种香菜后,更是身价倍增。柞水加工腌制的香椿,已运销到广州、深圳、天津、上海等地。它是选用优质香椿芽,经科学配方腌制而成的。食之清香爽口,余味无穷。
香椿配以其它菜,可做出风味独特的香椿宴,诸如香椿鸡蛋饼、香椿蒸鸡蛋、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香椿炒腊肉、香椿炒肉丝等。
柞水产“牛背梁”牌红香椿,2005年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在11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上荣获后稷金像奖。
土鸡蛋
柞水农户历来有养殖土鸡的习惯,近年来养殖专业户日多。据统计,当前土鸡存栏200万只以上,年产蛋10多万公斤。
土鸡蛋是坚持土法喂养的鸡所产的蛋。因一律以粮食做饲料,不加任何添加剂,虽产蛋期短,但营养价值高。土鸡蛋外观小巧、壳薄、蛋清洁白、蛋黄金黄、气味芬芳。最适合婴儿、孕妇和老年人食用。
柞水土鸡蛋2004年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银杏果
银杏果又称白果,是银杏树的果实,其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银杏果含蛋白13%,脂肪3%,淀粉68%,糖7%,灰分3.4%,系干果类珍品。用银杏果仁煮米汤、炖鸡肉食之,对身体虚弱者,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柞水县除有为数不少的野生银杏树外,改革开放以来,人工栽培的银杏树越来越多,以石瓮镇东甘沟为银杏基地的银杏树,多达数万株,目前已相继产果。
猕猴桃
猕猴桃又名洋桃,果实外部长满黄色绒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其名。”
猕猴桃味鲜汁多,有酸味,富含人 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和黄酮类物质及硒、锌等元素,VC含量居水果之首,被人们称为第七大营养素,是高空、海底、矿井、高山等特殊工种工作人员及老弱妇幼的优良滋补品。
柞水野生猕猴桃不少,近十多年来,农村又普遍栽植,据1981年统计,全县共有5.5834万架,年产猕猴桃50万公斤;2010年上升到8.74万架,年产猕猴桃88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