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钻石的形成过程是凤凰涅磐、 浴火重生,钟乳石就是水滴石穿、 锲而不舍; 如果说璞玉经历打磨方显其美,钟乳石的美就是天造地设、浑然天成;如果说贝壳因为受伤而孕育珍珠, 那么岩石因为溶解而形成婀娜多姿的钟乳石。
变化多端的钟乳石,可以像高山,也可以像莲盆;可以形似笋,也可以貌似柱;可以无限雄壮,更可以小家碧玉。位于秦岭洞天福地景区的柞水溶洞,各种各样奇特的钟乳石让人目不暇接,无限神往。
钟乳石是在碳酸盐岩等可溶性岩石发育的地区,经过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更漫长而特殊的地质作用,形成于溶洞中的外观呈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形态的碳酸钙岩石的统称,其成分与常见到的方解石、大理石相同。
可溶性岩石发育的地区又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位于南斯拉夫亚德里亚沿海的一个高原, 因为碳酸盐岩石发育良好,在地下水的溶蚀下,形成了奇特的地貌,喀斯特被作为这一类型地貌的代名词。
钟乳石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审美价值,是一种天然的观赏石,它还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地质形成条件和过程,具有重要的地质学研究价值。每一株钟乳石的形成都汇集了碳酸盐岩等可溶性岩石的精华。地下水通常会逐渐溶解岩石,当一个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多雨又发育着厚度大、质地纯、近于水平产状的可溶性岩层,并且这些岩层附近排水条件良好、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地面抬升相对稳定时,就容易形成瑰丽的溶洞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