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代红玉):穿越秦岭一路向南,4月4日,“境外媒体看陕西—陕南行”采访团来到了素有“终南首邑”、“秦楚咽喉”之称的商洛柞水。以营盘镇朱家湾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为参照,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了解到,柞水县以乡村建设为依托,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助推全域旅游纵深化发展。
立足区位优势 建好美丽乡村
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因乾佑河沿线盛产柞树而得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因地处西北连接西南、中南交通大动脉上的重要结点,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依托资源、生态、区位优势,立足山、水、田、园等明显的区位优势,柞水县按照建设秦岭“会客厅”的总体定位,于2015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6,已建成了18个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
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的乡村风情(代红玉 摄)
4月4日,媒体记者团观赏的营盘镇朱家湾村,是柞水县依托4A级景区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而建设起来的美丽乡村。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的民宿,富有当地特色的可口美食,质朴、淳厚的天然气息……让不少游客赞叹在这里获得了真正的身心愉悦。
而这只是柞水县打造全域旅游的一个部分。
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的乡村风情(段晓蕊 摄)
以乡村旅游依托 培育特色产业
据营盘镇镇长吴启辉介绍,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柞水县大力发展集休闲农业、农产品开发、农家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秦岭国际生态旅游谷目的地,把农业、美食、文化等元素渗透到乡村旅游建设中,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的乡村风情(代红玉 摄)
此外,柞水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培育有机结合。目前柞水已开发特色旅游商品4大系列200余种,其中柞水核桃、柞水木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57个农产品分别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乡村旅游的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成为柞水旅游产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商洛乃至全省的一张精美的文化旅游名片。
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的乡村风情(代红玉 摄)
完善配套服务 吸引优商入驻
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的乡村风情(代红玉 摄)
吴启辉表示,以朱家湾为代表的美丽乡村建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强劲的政策支持。“为引进优质企业,我们专门成立了经济发展办公室,为企业入驻提供服务工作。”吴启辉说,除此之外,柞水县还给入驻企业提供了许多优惠的土地政策,争取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促进当地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
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民宿外景(段晓蕊 摄)
“企业负责景区建设,政府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负责配套服务建设,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发展思路。”吴启辉说,为了保证当地环境的原生态,政府专门修建了排污管道,并与专门的保洁公司合作,做好景区卫生服务。此外,为提升景区的接待能力,政府还专门建设了大型停车场,实现景区“留住客人”的诉求。
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民宿内景(代红玉 摄)
让群众参与建设过程 分享建设成果
旅游发展需要巨额项目投资,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面对困难,柞水县采取政府投一点、企业出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式,共同开发建设。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安全,县、镇办两级的财政部门设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保证资金落到实处,用于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用于农村基础环境的改善和民居改造,并重点扶持培育特色产业。
此外,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入股或组成旅游协会、旅游经营联合体、农民合作社等形式,让人民群众参与建设过程,并享受建设成果。目前,仅朱家湾村美丽乡村建设中就通过农企合作的模式引进企业5家,流转土地300余亩,可解决全村80%的劳动力就地就业。
处处皆风景,时时均可游——这是全域旅游与景点旅游的显著区别。以“柞水思维”为主导建设的柞水美丽乡村,如同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卷,即将在全域旅游的建设浪潮中,绽放绚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