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柞水县围绕兴园区、育龙头、抓特色,设立1500万元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专项资金,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抓好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海丰科技、药用植物示范观赏、设施蔬菜基地、食用菌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推进卉丰、中坪等产业园区扩容升级,加快天书山等产业园建设,在每个镇集中打造1个农业园区,全面提升农业集群发展水平。扶持农贸实业、亿升核桃等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壮大,新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2家、专业大户5家,确保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5亿元。
二是培育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农、畜、渔、药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积极培育菜、果、烟、菌、畜、禽、水产等富民产业,重点打造百万亩林果、千万只土鸡散养、千万袋食用菌生产等基地,发展设施蔬菜、花卉、烤烟、蚕桑、茶园1.4万亩,实施核桃良种建园2万亩。启动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5万人次,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三是建设美丽乡村。新启动营镇、秦丰、桃园、新合、解放5个“秦岭美丽乡村”创建,在每个镇重点打造2个最美乡村建设典型,着力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强村、文化名村。大力实施“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清洁水源”工程,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完成造林绿化3.2万亩,新建改建河堤39.8公里,新增节水灌溉0.9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62平方公里,努力维护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的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
四是夯实农村基础。坚持规划引领、项目集中、资金整合、示范引领,多方筹集建设资金,持续加大农村投入,完善村组水、电、路、堤等基础设施。以产业开发、基础改善和民居改造为重点,启动6个新农村启动村和6个推进村项目建设,统筹抓好12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项目,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抓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保障村级组织活动经费,不断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水平。
五是推进精准扶贫。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承建、政府限价、农户申购”的移民搬迁模式,提高集中安置、城镇安置、多层安置比重。推广“龙头企业主导、农户全程参与、统分结合经营、扶企扶户配套、基金滚动发展、技术服务支撑”的产业扶贫模式,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改革社会扶贫方式,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推行村、户、人“三位一体”的扶贫模式,集中力量扶持特困村发展。
(编辑;孟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