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从5月1日开始至5月3日结束,共3天时间,全县实现国内旅游接待人数15.89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467.9 万元,旅游综合收入8103.9 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8.89%、23.7和28.6 %。
一、旅游接待情况
1、景区景点接待情况。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柞水溶洞、风洞、秦楚古道、东甘沟银杏园、凤凰古镇等景区景点实现国内接待人数 8.15万人次,直接收入467.9 万元,同比增长34.7%、23.7%。其中:省市监测景区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实现国内旅游接待人数2.57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283.6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43.3%;柞水溶洞实现国内旅游接待人数2.27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93.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8.9%和81.62%;秦楚古道实现国内旅游接待人数0.33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11.85万元;凤凰古镇实现国内旅游接待人数2.57万人次;九天山景区由于正在实施滑雪场、水上乐园、拦沙大坝、采摘园等二期工程,暂时休园未开放。
2、宾馆饭店接待情况。锦苑盘谷山庄、麓苑国际大酒店、禹龙晨昇大酒店、秦润度假山庄、新纪元酒店、新世纪酒店、天韵酒店、溶洞游客接待中心、盘龙酒店、阳森酒店等宾馆饭店共接待游客1.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4.77万元。其中:新世纪酒店、天韵酒店和溶洞游客接待中心3个星级酒店共接待游客0.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4.71万元。
3、农家乐接待情况。营盘镇、石瓮镇、凤凰镇、乾佑镇、下梁镇5个涉游镇农家乐集群点共接待游客5.56万人次,同比增长31.7%,实现综合效益2835.6万元,同比增长37.1%。
4、其他接待情况。走亲访友、商务洽谈等其他形式旅游接待人数0.45万人次。
二、咨询投诉情况
假期3天,县旅游局和县游客接待中心共接到咨询电话327个,主要咨询天气、交通状况、门票价格、旅游线路、住宿信息等情况;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接到游客咨询506人次,发放旅游宣传品1万余件册;受理旅游投诉37起,主要表现在食宿价格、卫生、交通拥堵等方面,已妥善处理37起,游客满意率100%。
三、天气交通情况
“五一”假日期间,我县天气以阴天为主,1日出现了短暂的风沙天气,2日天气总体较好,3日阴天局部有阵雨,对游客出行尚未造成较大影响。前两日,我县高速路出口、柞水客运站以及柞水溶洞景区、凤凰古镇景区等路段高峰时期出现一定程度的拥堵,但是公安交警部门警力部署充足,及时指挥调度,旅游交通总体上通畅,未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拥堵现象和重大交通事故。全县各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农家乐安全运行,未接到安全事故的报告。
四、假日旅游特点
(一) 游客数量持续攀升。继清明节后,天气持续转暖,游客出行的热情比较高涨,加之“五一”高速路免费通行的刺激,来柞游客人数创历史新高。5月2日接待游客达到5.6万人次,是历年来单日接待最高人数。西安及周边地区的自驾游、散客游、团队游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加,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柞水溶洞、凤凰古镇三个主要景区景点游客爆满, 全县主要停车场和临时停车场已无法满足停车需要,西安至柞水班车以及牛背梁和柞水溶洞的旅游大巴天天满座,旅行社组团数量也大幅增加。
(二)宣传推介效果明显。今年,为了配合“西安南线游”品牌推广,我县继续在西安主要公交线路投放了30辆车体广告,编印了《柞水旅游指南》等宣传图册在旅游服务中心、景区景点免费发放,同时利用《中国旅游报》、《西北旅游》、《陕西旅游》、《陕西日报》、《华商报》、《商洛日报》等报刊杂志大力宣传,特别是4月24日陕西新闻联播的报道更加有效。通过前期大量的宣传,显著提升了柞水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促进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
(三)景点类别更加丰富。柞水豫源漂流公司的柞水峡谷第一漂项目“五一”正式运营,可为游客提供亲水、嬉水的娱乐方式,成为吸引游客的又一亮点。新创建的朱家湾村、东甘沟村、凤镇街社区首批3个“秦岭美丽乡村”带动农业观光、农家乐休闲游已成为来柞游客休闲放松的一种新选择,吸引广大游客纷至沓来。
(四)假日接待保障有力。节前,全县对假日旅游接待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下发了专门接待方案,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夯实了旅游接待工作责任,工商、公安、安监、药监等相关职能部门反应迅速,扎实开展了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顿和安全大检查,准备工作扎实有效;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充足,品种齐全,总体运行平稳;旅游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假日办及时做好信息统计和报送工作;县交警部门在重要景区和枢纽路段上部署警力,全力指挥疏导交通,为游客最大限度提供方便,确保了假日接待工作安全有序。
(五)咨询服务更上水平。我县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经过精心筹备和昼夜不停地加班加点赶在五一前全面筹备到位,4月30日投入试运营,旅游局干部职工全员上岗,到旅游接待中心为来柞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咨询与服务,发放旅游宣传资料,大大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