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柞水县围绕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目标,采取多种措施优化旅游市场环境,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4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63 亿元,同比增长10.7%、15.2%。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了提质增效的良好势头。
一是降低注册登记门槛,壮大涉游主体队伍。出台了《柞水县人民政府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意见》,坚持“便捷高效、宽进严管”的原则,对涉游主体注册登记实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制、年度报告制和一址多照制等便民政策,极大提高了注册登记效率,促进了涉游主体发展。上半年新增涉游主体60户,同比增长275%。
二是发挥银企桥梁作用,促进涉游企业转级。组织40余户涉游企业和县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信用联社等负责人召开了银企座谈会,通过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帮助银企联姻。上半年,已促成15家涉游企业融资2040万元,解决了部分涉游主体转型升级中的资金困难。
三是实施商标战略带动,打造柞水旅游品牌。以旅游景点、服务行业和农特产品为重点,建立了商标品牌创建制度。采取落实包抓人员、挖掘商标资源、开展上门指导、实行梯度培育等措施,大力帮扶涉游行业申请商标注册,争创知名品牌。上半年,涉游主体新申请商标注册26件,获准注册13件,“秦楚古道”、“九天山”等商标在获得商洛市知名商标后,今年又被推荐申报为省级著名商标。
四是加强交易行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制定下发了重要节假日旅游市场监管方案,对涉游市场无照经营、制假售假、强买强卖、欺客宰客、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和禁止自带酒水进店、设定包间最低消费、消毒餐具另行付费等格式合同条款进行整治规范。上半年,查办涉游市场违法案件9起,退市假冒伪劣商品1050包件,清理规范合同格式条款56条次。
五是强化旅游消费维权,维护来柞游客权益。在县内5个主要景区设立了12315投诉站,76个宾馆、饭店和购物场所设置了消费维权提示牌,畅通了投诉举报渠道;在4个大型商场、超市设立了消费投诉赔偿基金,建立了消费纠纷先行赔付制度;对涉游市场投诉、举报,按照“五快”标准,及时受理处置。上半年,共受理游客投诉25起,调解办结率达100%,为来柞旅客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