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柞水县依托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抓住国家建设大秦岭中央公园和省市打造“人文陕西·山水秦岭”、“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机遇,坚持“多元化投入、集群化发展、差异化竞争、品牌化经营、整体化促销”理念,积极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2012年游客接待量达371万人次、社会效益达16.5亿元。截至2013年8月底,全县接待游客337.4万人次,创社会效益17.27亿元。
一是突出地域特色。按照全域理念,在风景名胜区建设中突出休闲、度假、养生的特色,精心编制了《柞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西安第二生活区规划》等10多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移民、生态、饮食、中药等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山野饮食、民居民俗、传统曲艺及手工艺,全力打造融游憩颐情、购物消费、康体养生、异地养老为一体的“三廊六区九点”宏伟蓝图,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旅游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打造精品工程。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内涵与外延结合、速度与质量并举的原则,抢抓纳入国家精品旅游线路和陕西“168”精品旅游工程机遇,筹资30余亿元,打造了营盘生态旅游产业园,升级改造了3A级景区柞水溶洞,建成了4A级景区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3A级景区九天山森林公园等精品景区景点及五星级盘谷山庄和麓苑国际大酒店、四星级禹龙晨昇大酒店和县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柞水溶洞游客服务中心等一批旅游配套项目,风景名胜区对外影响力全面提升,牛背梁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柞水溶洞入围中国最美潜力景区排行榜,凤凰古镇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三是唱响旅游品牌。按照“一分资源、二分策划、三分打造、四分促销”的理念,通过跨区域、跨行业合作,对旅游实行整体策划、包装和推介,建立了“天天有宣传、周周有亮点、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节庆”的旅游宣传体系,精心编排了大型渔鼓风情歌舞剧《竹风清音·渔鼓情》,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营销活动。在巩固省内西安及关中地区一级客源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宝鸡、渭南、铜川、延安及甘肃、宁夏等西北市场,先后与200余家旅游销售商签订了合作协议,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
四是精细管理服务。把精细管理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旅游行业中开展大培训、大创建、大服务等系列活动,举办了“农家乐厨艺大比拼”、“旅游形象大使选拔”、“旅游明星企业”等评选活动,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显著提升。修订了《景区景点管理办法》、《农家乐管理办法》等制度,试点推广旅游标准化管理,使广大游客来得了、留得住、玩得好。同时,鼓励涉游经营活动,挖掘开发传统手工艺、中药保健、民俗纪念等旅游商品200余种,31个农产品获国家无公害认证,核桃、木耳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豆腐干连续6年在农高会上获奖,极大满足了游客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