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柞水县大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加快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游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2012年,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总收入19260万元,创造社会效 益16.5亿元。
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加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成立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将建设秦岭美丽乡村、农家乐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摆上重要日程,作为支撑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来抓。
二是规划编制科学合理。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分区的原则,制定了《柞水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到2015年,全县建立起布局科学、结构合理、服务完善和管理规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体系,为广大居民及外来游客提供更多的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体验乡土风情的理想场所。
三是扶持政策全面到位。政府从建设用地审批、税收、信贷、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优惠和支持,鼓励民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及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同时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对一些经营特色明显、带动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足、运作规范的休闲农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给予扶持和奖励,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是休闲商品丰富多彩。依托柞水丰富的土特、林特资源和传统手工艺,不断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培育和扶持旅游纪念品加工企业,先后开发休闲农业特色农产品和旅游纪念品200余种,初步实现了小物品代表大形象、小工艺展示大文化、小产品推进大产业的目标。2012年,柞水各类休闲农业旅游商品销量达300余万件,销售额过5000万元,实现利润上千万元,旅游购物已成为柞水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五是行业管理逐步规范。始终坚持优化旅游发展软环境,不断加强景区涉游人员培训力度,开展旅游服务、文明礼仪及渔鼓文化等知识培训,开展景区景点及配套服务项目安全大检查,评选诚信经营户和服务满意农家乐店,全力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为休闲农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坚强保障。2011年以来,先后开展旅游服务专业培训班200余期,培训人员1.1万人次,涉游培训率达100%。
六是主导产业日益壮大。围绕一村一品23个省级示范村、37个推进村和1个一乡一业省级示范镇建设,以特色产业开发为重点,进一步做强做大畜禽、经济林果、薯类、花卉、蔬菜、茶叶、水杂果等特色产业,全县休闲旅游企业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已有2家,1000万元以上的已有1家。同时,不断完善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区域的服务项目,强调个性体验,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柞水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