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从”,在这菊香四溢,满载收获喜悦的美好时节,为了进一步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管理能力,优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措施,2018年10月17日,城区一小在阶梯教室举办了第二期题为“分享所得,成长所获”的"班主任沙龙"活动。县科教局教研室小教组组长徐吉斌、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师及各班家长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14名优秀班主任做经验分享,本次活动对城区一小班级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起到了一定助推作用。
致辞---揭开班主任成长新篇章
舒泽平副校长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只有准确、细致、快速把握班级整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实际性、可操作性的完成班级管理各项工作。二是完善班级管理建设,创建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三是勤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四是发扬协作精神,做好与任课教师、家长的配合工作。
交流主题一:和谐师生关系
汪宏、王春香、李开青、王丹粉四名班主任"围绕和谐师生关系"这一主题,回顾了管理班级的点点滴滴。他们之所以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无不源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心怀满满的爱心。汪宏老师认为和谐师生关系必须要做一个让学生信赖的老师,能带着孩子一起学,一起玩,一起成长。王丹粉老师结合个人经验谈到要充分的信任学生,宽容而不纵容。
交流主题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作为班主任,更是对此深有体会。明慧、陈晓芬、祝凤娥三位班主任围绕"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贻害终生"这一主题各抒己见。 陈晓芬老师从"儿歌规范习惯,典型示范习惯,激励养成习惯,制度强化习惯"四个方面入手,长时间的规范学生的行为,逐渐促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祝凤娥老师十分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树立典型,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对班级学生整体的良好习惯有了很大的提高。
交流主题三:家校沟通
二7班班主任张莉老师和四5班班主任张莉莉老师十分注重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方式,她们在说话时考虑家长与孩子的感受,让家长知道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老师是真正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而获得了家长的理解与信任,促进家校共育。
交流主题四:班级凝聚力的培养
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离不开学生的努力,更离不开班主任的精心管理。吴慧玉老师就培养班级凝聚力的方式提出以下观点:一是用共同的奋斗目标来引导班级凝聚力;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增强班级凝聚力;三是建立强有力的班干部团队。
交流主题五:班级管理重在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代慧老师抓住课前准备环节、卫生工具的摆放等一些细节,把班级工作做精、做细。她为班级学生建立了学生成长相册,记录了学生细微转变和点滴成长,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交流主题六:潜能生的转化
在转化班级中的潜能生时,我们又该如何引导,挖掘培养他们的潜能呢?孟桂清老师谈到:要用爱心去温暖潜能生的心灵;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要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要积极争取潜能生家长的配合,用诚心,爱心,耐心为学生架起希望的桥梁,从而使潜能生转变成乐学、爱学、善学的优秀生。
交流主题七:如何和谐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朱晓霞老师结合自己工作成长的经历谈到了与各位科任教师之间构建的融洽关系的方法,她认为只有步调一致,目标统一,才能建立志同道合的协作关系,才能构建井然有序、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本次班主任沙龙活动,涉及到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解开了班主任工作的许多困惑,拓宽了班主任的工作思路,为班主任成长搭建了平台,为一小莘莘学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