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96个“五四”青年节,早晨5点30分起床洗涮后,坐到电脑桌上想查下关于“五四”青年节的相关内容和信息时,突然想到昨日与单位的同事一起到凤凰镇同事家悼念她父亲去世,遇到了在原县丝织厂的同事孟惠萍与王燕玲,讲了许多关于丝织厂的事。突然听说我的“接头工”师傅汪正霞过世了,心里十分的难过,并流下了热泪,好的一点是晚上,在车上她们都没看到。为了怀念和感激我的师傅们教会我的许多之长,特写下这稿件作为答谢。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的师傅们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许多学生,快到40年了,师傅起码过了50多人。我的第一任师傅是我80年进入县丝织厂的“档车工”师傅苏为蓉,她对我要求特别的严,记得当时要求档车工每分针接头要达到11个,而她却要求我达到15个以上,别人上班后都能进县城转到玩,她都不准我玩,说什么“你把丝拿回去在宿舍练习,熟能生巧”,有时还到男生宿舍里看我练了没有,当时特别的生气,一个十几岁的乡下娃进城了都不能进城转到玩,很不理解,至到有天我加梭了,班长安排我与师傅加班,还不给加班费,我们穿了有5个小时才穿玩,师傅这才说“你看这回你知道了吧,学接丝头的利害关系了吧,和别人加班早都回去休息了”。从那时起我就天天在宿舍练,至到师傅检查我每分针接头超过了15个后,她就再没有监督我了,但她不知道我还是抽空练,到最后我是县丝织厂接头占有名次的,因为我练到加梭后接头不过2小时,别人都不行。当时特别希望新工加梭,因为当时工资每月20元,上中班再加0.1元、后夜班再加0.15元,加梭后接头时每人按一个班记,多加0.8元,只有这样我每年才能实现,给妈妈上交200元钱。第二任师傅是我调换为“接头工”时的师傅汪正霞,她也是与第一任师傅一样的要求我,我也一样的坚持下来了,也成为了“接头工”的优秀中的一员。83年通过公开考试转入了公务员的行列,第一个职业竟然是文书,当时在万青公社工作啥都不会,结果教我如何工作、如何办业务的竟然是我的第一任公社书记李先锋书记,他对我要求也是特别的严,严到是一字师,记得有次下通知时把“脱产干部”写成了“夺产干部”,他把我大骂了一次。进入统计的师傅竟然是区公所的文书程先普,他当时骑着自行车从区上到万青公社教我如何搞好统计,到现在我仍然是统计工作的优秀人员之一。文字写作的第一任师傅是在小岭镇工作的经发办主任孟远德,在他的帮助下我的第一稿件是“聪明媳妇巧窜婆”,在中国人口报等报上和网站刊登了。我学电脑的师傅特别的多,有大学生、小学生、中学生,也有业务相关的同事和许多支持我成长的师傅们,在这我不再列举了.....
最后还是要说声师傅们,谢谢您们了!您们使我进步、使我成长、使我有了一技之长立足于当今社会。学无止境,在今后的人生中,我将继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