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陕西省人民政府 | 商洛市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县长信箱 | | wap
网站首页 柞水概况 政府领导 柞水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魅力柞水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柞水概况>>图说柞水>>旅游>>

柞水大型渔鼓表演

2016-9-22 作者:张忠良 浏览量:

柞水渔鼓是陕西省柞水县的一种汉族民族曲艺形式,起源于陕西南部柞水县,独树一帜;渔鼓声腔曲调源于湖广、汉江流域,而柞水又为中国南北结合部交织区域,境内又有从关中迁往而至的客籍,南北语音方言长期杂汇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柞水方言土语,音乐的声腔基于此而形成,形成了现如今的柞水渔鼓声腔派别。

      柞水渔鼓分布在柞水县内全境,尤以乡村最为兴盛,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丰收庆贺,农闲之时均以此为乐。



      渔鼓的历史要以追溯到唐代,它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士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精神,名为 道情。道情即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所唱的经韵,又称道歌。自古就有用渔鼓、简板演唱之记载。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流流传到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即为渔鼓曲的前身。曲牌体流传在北方发展成为戏曲道情成了 道情戏,与渔鼓道情有较大区别。

道情是道教的产物。在传统的道教故事及传说中,道教八仙都有自己修身护道之法器,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倒骑着毛驴,手执渔鼓,有渔鼓唱词为:“竹板敲,渔鼓响,张果老骑在驴背上”,说明道教与渔鼓的关联,由此可见渔鼓在道教中的作用及历史的久远。

     地处汉江源头主要支流的柞水属地,古为“终南首邑,秦楚咽喉”,早在商初,人类已在境内繁衍生存发展。至随末唐初,秦岭南北打开数条通道,成为岭南货物进入 古都长安的必经交通要道。而柞水地处偏僻,山大林莽,也成为各省人躲避战乱较为隐蔽之所,迁往而至的南方各省人日渐增多。据县志记载:“自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4年)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四川、广西、广东移民甚多……来此占山为王,圈地开荒,络绎不绝”。诸省移民迁居柞水也带来了渔鼓戏曲。如今的柞水渔鼓、民歌、俚曲当属汉江流域文化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我要咨询 我要投稿
联系地址:陕西省柞水县城北关 管理员信箱:zsxinxigu@163.com  QQ:2344531 陕ICP备14000662号 网站识别码:6110260013 陕公网安备 61102602611027号
联系电话:0914-4321643 Copyright 2014-2019 Powered by 柞水县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柞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柞水县电子政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