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是资源富县大县之一,其三大资源在国家有位次,省上著名,而每一资源中又无不凸现出中草药的独特优势。一是占全县总面积81.78%的山林212万亩,人均占有分别高于全省、国家、世界人均的8.8、11、83倍,是陕西省著名的林业县。林木树种83科180属435种,北部高山冷杉、松竹林海,中部的栎类、椴、桦、漆、格阔叶林混杂密集,东南部油桐、板栗、核桃、柿树、柑桔等,板粟、核桃、漆万亩连片成园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有林有木,有花有草,发展林牧,举办药业已是兴县富民的举措之一。更何况西康铁路、西作二级公路即将开通。柞水林牧药业资源将依托省城走向全国,系列化开发显示丰厚的经济效益,已是大势所趋,不容置疑。二是秦岭在晚古生代进入冒地糟发展阶段时,林水段地质先后褶升为华力西褶皱带构造,由西北最高海拔2802m至东南最低处海拔541m巨大落差,形成较大地质断裂带,岩浆及其热渡活动通过断裂带的通道生成多种多样矿床,成为富集成矿地段。全县矿产资源具大而富,小而全特点,据已探明矿37种,200多处矿床(点、带),金、银、铜、铅、铁、锌、钛、重品石、萤石、硫磺、矿泉水等。其中铁储量3.02亿吨,银储量21万吨;居全国二、三位。铁路将带动国家投资开采,在国家经济战略西倾调整中,依靠技术,人才和资金到位,可使沉睡亿万年的乌金开出经济花朵,放出效益光彩。在这些宝贵的矿产中,能用药业的就有十四五种,如金、银、铜、铁、铅、水晶石、重晶石、石英、紫石英、硫磺、汞、砷、矿泉水等。而且多种含矿母岩、次生岩分化为矿化元素土壤,决定土壤质量,土壤中的有益化学元素多,影响天然药物组成成分和含量,形成药物含量丰富和特异疗效,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同类药材。三是伴随地壳运动,过渡壳和洋壳上产生秦岭,早在10-15亿年间,秦岭形成时,海底《沉积》提升(冒地槽),在柞水中南部留下了早古生代奥陶纪厚——巨厚结晶灰岩层的内陆海壳区,号称西北一绝的喀斯特地貌柞水县溶洞群。柞水北有保护完整的原始森林,是国家重要生物基因库和古生态保护区,即现设的国家级牛背梁羚牛自然保护区,这里有豹、鹿、麝和花面狸等百余种野生动物,更有稀宝种类的羚羊、金丝猴,苏门羚和大鲵等。也是险山、奇峰称著的秦岭森林公园与南部乾佑河九曲青水环绕的溶洞构成了柞水旅游资源,是我省对外开放县,也是陕西南线旅游圣地,即将通车的西康铁路途经秦岭亚州长隧道。从溶洞群中凌空而过。来此观奇峰;迸仙洞;目睹大工神斧地貌景观,更有享受洞穴疗养。健康长寿之功。可以断言,随着样水旅游业的开发,中草药的开发也将随之而起,旅游业带动中草药业的发展,中草药业丰富旅游业的质量。二者相得益彰,互促互补。
我们说,柞水虽然素有天然药库之美誉,但它独特的中草药资源优势还不真正被引起足够重视和着力开发。开发史上曾有过光辉的一页,远在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在柞水境内采药治病,至今药王山,药王堂历史遗址保存完好,清代建药王庙尚在。历代封建王朝收柞水的药材贡品用于朝庭。共和国成立后,柞水中草药业有了新的生命,王家成利用中草药治伤疗疾成为当代骨伤科专家。他所贡献的盘龙七系列药品秘方通过国家鉴定,建厂生产药品远销国内外,造福人类,惠及子孙。的确,柞水中药材品种之多,种类之全、品质之优是秦巴山区之最。可分动植矿物三大类629种,天上飞的蝉虫、虻虫,地上跑的鹿、麝,草里爬的毒蛇,地上长的连翘、金银花、柴胡、丹参、党参、杜仲、天麻、黄芪、五味子等,产量达100万公斤以上。还有药典上未列的草药材600余种。蕴藏量达500万公斤,如此巨大一笔天然财富,足以使外垂涎三尺,何以于内无动于衷?然而。要使作水这个天然药库发挥更大效益。有必要进一步宣传,使全县人民把熟悉中草药当作立足县情;熟悉县情的切入点,就近取材,依势驾驭,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