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文通报了部分省份村民因误采误食野生蘑菇导致中毒事件。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种有毒品种,不易鉴别。误食毒蘑菇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精神错乱、溶血性贫血甚至呼吸衰竭等中毒症状,风险大、病死率高。提醒广大群众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蘑菇,为确保不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县市监局特发布风险警示:
提示消费者: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员帮助,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民间流传着一些识别方法经证明并不可靠,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
提示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不认识的蘑菇应做到“三不”:即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要加强对原料检查,避免采购和加工使用野生蘑菇,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民众对毒蘑菇的防范意识。
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食用。一旦误食出现中毒症状,应尽早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如立即用筷子或者手指抠喉咙催吐,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尽快到附近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