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不仅是我县广大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更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气候温和,为生猪的生长和繁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前2年生猪价格一直较高,特别是2016年生猪价格曾一度达到每公斤19.2元,尽管饲料成本较高,养猪仍然有利可图,受利益驱动全县生猪生产大幅度上升。但自今年2月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特别是近期生猪价格加速下滑且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农民养殖面临着较大的亏损。针对目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我局抽调工作人员对全县的生猪价格进行为期一周的调查,情况如下:
一、当前生猪价格变动情况
近期,通过进村走访个别养猪户(场)的生产情况和销售情况,以及综合各乡镇畜牧中心和生猪价格监测定点单位摸底调查数据来看,各乡镇生猪销售价格各不相同:
1、仔猪销售价格。目前,我县仔猪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公斤61元,较去年同期的76.7元环比下降15.7,降幅20.47%。其中:少数偏远乡村销售价格最高为每公斤70元,高出最低价格20元。
2、生猪(毛猪)销售价格。以全县总体情况看,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较差的几个乡镇的平均销售价格高出其他乡镇0.5元左右,目前全县生猪销售价格为每公斤14元,较去年同期的18.8元环比下降4.8元,降幅25.53%。
3、饲料价格。目前全县饲料平均价格每公斤1.8元,较去年同期的1.66元环比上涨0.14元,涨幅8.43%。
一、生猪价格下跌的原因分析
一是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生猪价格一直高位运行,饲料平均价格较往年有所下滑,从事生猪养殖盈利空间较大,生猪养殖积极性增高,部分散养户和规模养殖大户扩大养殖规模,生猪存栏量逐渐增大,市场货源充足。
二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政府出台贫困户养殖生猪补贴政策,从养殖圈舍和出栏生猪都给予补贴,有些包扶单位还直接给贫困户免费发放仔猪,贫困户养猪增加的同时,全县规模养殖生猪也大量增加,生猪存栏量进一步增大,据调查,我县今年散养生猪较去年翻了2番。规模养殖生猪增加接近2成。
三是受鸡、鸭、鱼和其它肉类替代产品增多影响,猪肉消费相对减少,市场供求基本饱和,从而导致生猪价格下跌。
四是随着气温升高,天气逐渐炎热,居民饮食趋于清淡,市场购买力相应减少。
尽管目前生猪市场疲软,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但生猪生产规模仍在扩大,生猪存栏总量仍继续增加,市场供应继续增大,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生猪价格下跌的趋势还将继续。
二、生猪养殖建议
当前我县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对生猪养殖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导致生猪存栏量逐渐增大,出栏量也相应增大,从而影响了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利益受到很大影响,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也受到一定影响,针对当前生猪市场存栏增加价格下跌的这一情况,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对生猪价格动态和常态监测预测。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力度,密切关注猪粮比价、仔猪价格等指标的变动情况。及时了解并发布市场价格信息,全面分析影响生猪价格变动因素,分析供求关系,预测市场走势,为县内大型养殖户生产经营提供便捷、准确、客观的信息,促进生猪养殖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2、积极搭建监测预警平台。政府相关部门对县内养殖户(场)搭建生猪监测预警信息网,将各镇生猪疫情、价格、存栏出栏、饲料价格等按时在网上公布,及时预报预警,引导广大养殖户提高防范意识,适时补栏、出栏、防控等,促进生猪养殖良性发展。
3、加大扶持力度,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落实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提高生猪保险覆盖面,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养猪积极性,维护市场稳定。
4、加强宏观调控。(1)、实时启动价格调节基金,扩建冷冻库容,增加冻肉储备能力,降低养殖风险,保护生产者利益,促进生猪养殖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2)、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发布生猪市场信息,提醒养殖户正确把握市场形势,合理防范市场风险,引导养殖户适时适度调整养殖规模和养殖结构,避免市场自发调节导致养殖规模的过渡膨胀。
二0一七年五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