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看产业,贫困户有产业就相当于有了造血功能。柞水县下梁镇金盆村,山多地少,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但无产业和缺资金问题异常突出。立足实际,包扶单位县人社局在产业扶贫上,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方式和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等模式推出了包扶部门“配菜”、贫困户“点菜”、包扶部门“上菜”为主的“菜单式”脱贫新模式,初步实现了“家家有增收产业,户户有脱贫项目”。
以政策为依据精准“配菜”
金盆村位于柞水县下梁镇东部,全村365户,1056人。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全村目前共识别贫困户152户339人。
创新实施“菜单式”产业脱贫模式
在县人社局提供的一份《金盆村贫困户产业脱贫点菜单》中,可以看到,表中罗列了养殖业、种植业、劳务业、电子商务4大类40个具体项目的扶持清单,群众如果对其中某个项目有需求,则在后面“点菜”栏勾选;如果菜单上没有贫困户希望的项目,在“其它需要扶持项目”一栏内,贫困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自己擅长或愿意从事的产业。
据了解,4大类40个具体项目的扶持清单,是结合村情实际,汇总出台的“菜单”。贫困户依据“菜单”,各取所需,自主选择,解决了贫困群众“不知道干啥才能脱贫”的困惑。同时,帮扶干部在深入了解贫困群众需求、指导群众脱贫的过程中,拉近了干群关系。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精准“点菜”
“如今,帮扶干部不仅盯着贫困群众的需求帮扶发展产业,县人社局还免费提供500元产业启动资金,解决销售难题。我再也不用为火鸡卖不上好价钱发愁了!”金盆村贫困户张正年,曾是当地火鸡养殖大户,但苦于无资金,无法扩大火鸡规模。当帮扶干部张龙把《金盆村贫困户产业脱贫点菜单》送到他手上时,他在“火鸡养殖”后面空格画了勾。帮扶干部指导张正年填写了“点菜单”,又给他算好了“脱贫账”,更增强了他的脱贫信心。
经过帮扶干部入户调查,摸清了全村45户贫困户愿意发展种植业,59户愿意发展养殖业。还举办技能培训4期,参训学员191人;已投放精准扶贫“农户贷”35户175万元,带户脱贫企业申请精准“产业贷”2户100万元。 目前,全村累计有100多户贫困户已经“点菜”,占贫困户的一大半以上。
以成效为目的精准“上菜”
柞水县人社局推出“菜单式”产业脱贫新模式,虽然时间不长,但已初步实现贫困户“家家有增收产业,户户有脱贫项目”。截至8月底,全村已为贫困户发放鸡苗1800多只,动员引导13户贫困户种植白芨34亩。还计划9月份为12户贫困户发放鸡苗720只。预计仅养殖一项,每年就可为贫困户增收25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全村将有113户287人实现脱贫。